過馬嘶山留題寺中

· 宋褧
雞鳴山接馬嘶山,萬壑晴雲井底看。 湍澗縈紆五十度,石梯犖确百千盤。 光華固有周原重,險阻其如蜀道難。 題罷新詩動高興,五湖何處水雲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雞鳴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馬嘶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萬壑晴雲:形容山中雲霧繚繞,晴朗時的景象。
  • 井底看:比喻從低處仰望高山,如同從井底看天。
  • 湍澗:急流的山澗。
  • 縈紆(yíng yū):曲折迴旋。
  • 五十度:此處指山澗曲折迴旋的次數,並非精確數字。
  • 石梯犖确(luò què):形容石階險峻不平。
  • 百千盤:形容山路曲折多變。
  • 光華:光彩,光輝。
  • 周原:廣闊的原野,這裏指山川的壯麗。
  • 險阻:艱險難行的路途。
  • 蜀道難:指四川的道路艱險難行,出自李白的《蜀道難》。
  • 題罷新詩:寫完新的詩作。
  • 動高興:激發起高昂的興致。
  • 五湖:泛指中國南方的湖泊,如太湖、鄱陽湖等。
  • 水雲寬:形容水天一色,廣闊無垠的景象。

翻譯

雞鳴山與馬嘶山相連,站在山谷中仰望,晴朗的雲霧在萬壑間繚繞。 急流的山澗曲折迴旋,彷彿經過了五十次轉折,險峻的石階蜿蜒而上,似乎有百千個盤旋。 這裏的山川壯麗,光彩奪目,但道路的艱險如同蜀道一般難行。 寫完這首新詩後,心中激起了高昂的興致,不禁想象着五湖之地,那水天一色的廣闊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雞鳴山與馬嘶山的描繪,展現了山川的壯麗與道路的艱險。詩中「萬壑晴雲井底看」一句,以井底看天比喻從低處仰望高山,形象生動。後文通過對山澗、石梯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山路的曲折與險峻。結尾處,作者通過「題罷新詩動高興」表達了自己創作後的愉悅心情,並以「五湖何處水雲寬」寄託了對廣闊天地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與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