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進僉憲持其考君墓表求詩
襄垣老人志不羣,教子岌岌興高門。燕山諫議有陰德,陳氏省華多子孫。
少年孤貧嗟素身,策名仕版期後昆。報施之道昭而神,蓍布爻象龜灼文。
老人種善如種樹,老人視財如視土。紫衣綵衣事尊俎,恩封鄉縣爵第五。
七帙告終既壽考,螭首龜趺賁泉戶。君不見草間無聞亂冢何足數,卻是當時守錢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僉憲:古代官名,指監察御史。
- 襄垣:地名,今山西省襄垣縣。
- 岌岌:形容非常危險或不穩定。
- 燕山:山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
- 諫議:古代官名,掌管諫諍議論。
- 陰德: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 省華:反省自己的榮華富貴。
- 策名:指名字被記錄在官府的名冊上,即做官。
- 仕版:官吏的名冊。
- 後昆:後代子孫。
- 報施:報答施與。
- 蓍布爻象:用蓍草占卜,觀察爻象。
- 龜灼文:用龜甲占卜,觀察灼燒後的裂紋。
- 紫衣:古代高官的服飾。
- 綵衣:彩色的衣服,常指華美的服飾。
- 尊俎:古代祭祀時盛放祭品的器具。
- 恩封:因恩寵而封賜。
- 鄉縣爵第五:在鄉縣中被封爲第五等爵位。
- 七帙:指七十歲。
- 壽考:長壽。
- 螭首龜趺:古代碑刻的底座,形似龜。
- 賁泉戶:指墓門。
- 守錢虜:指守財奴。
翻譯
襄垣的老人志向不凡,教育兒子要振興家門。燕山的諫議官有暗中做的善事,陳氏反省自己的榮華富貴,子孫衆多。 少年時孤苦貧窮,感嘆自己的清貧之身,但名字被記錄在官府的名冊上,期望後代能有所成就。報答施與的道理是明確而神奇的,用蓍草占卜,觀察爻象,用龜甲占卜,觀察灼燒後的裂紋。 老人種下善行就像種樹一樣,老人看待財富就像看待泥土一樣。穿着紫衣和綵衣,侍奉在尊貴的祭祀中,因恩寵而被封賜鄉縣的第五等爵位。 七十歲時告別人世,長壽而終,墓碑的底座形似龜,墓門裝飾華麗。你沒看見那些草叢中的無名墳墓不值一提,而那些守財奴卻無人知曉。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一位襄垣老人的高尚品質和其家族的興旺。詩中通過對比老人的善行與守財奴的貪婪,強調了種善積德的重要性。老人教育兒子振興家門,自己則淡泊名利,重視德行,最終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詩中的占卜意象和華麗的服飾描寫,增添了神祕和莊重的氣氛,表達了作者對老人及其家族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