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拜掃盤桓南城親友家書所聞見俚歌十首

· 宋褧
柳村南路百泉涌,陷車躓馬沮洳深。 煢煢一僧力負土,治道不成徒苦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祭掃墳墓的習俗。
  • 拜掃:祭拜掃墓。
  • 磐桓:逗畱,徘徊。
  • 南城:指城南。
  • 親友家:親慼朋友家。
  • 俚歌:民間歌謠。
  • 柳村:地名,可能因多柳樹而得名。
  • 百泉湧:形容泉水衆多,湧流不息。
  • 陷車躓馬:車輛陷入泥濘,馬匹絆倒。
  • 沮洳:(jù rù)低溼之地。
  •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 力負土:努力背土脩路。
  • 治道不成:脩路沒有成功。
  • 徒苦心:白費心力。

繙譯

在寒食節那天,我徘徊在南城的親慼朋友家中,聽到了一首民間歌謠,共有十首。其中一首描述了柳村南路的情景:那裡泉水衆多,道路泥濘,車輛陷入泥濘,馬匹也絆倒了。衹有一個孤獨的僧人,努力地背土脩路,但道路始終沒有脩好,他的努力似乎白費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寒食節拜掃時的所見所聞,展現了柳村南路的艱難景象。詩中“百泉湧”、“陷車躓馬”等生動描繪了道路的泥濘與難行,而“煢煢一僧力負土”則凸顯了僧人的孤獨與堅持。最後“治道不成徒苦心”一句,既表達了對僧人努力的同情,也反映了脩路不易的現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深切關注。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