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遣懷

貧病相兼氣未舒,田園雖少樂耕鋤。 爲儒已入他州籍,垂老頻收故國書。 夜雨湖山人去後,春風門巷燕來初。 潘生喜遂閒居志,阮籍從教禮法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遣懷:抒發情懷。
  • 耕鋤:耕田和除草,指農事活動。
  • 爲儒:作爲讀書人。
  • 他州籍:指在外地登記戶籍。
  • 垂老:接近老年。
  • 故國書:來自故鄉的信件。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以放達不羈著稱。
  • 從教:任由,聽任。
  • 禮法疏:對禮法的疏忽或不重視。

翻譯

春天裏抒發情懷,我雖貧病交加,心情未能舒暢,雖然擁有的田地不多,但我仍樂於耕作。作爲讀書人,我已在異鄉登記了戶籍,接近老年時,卻頻繁收到來自故鄉的信件。夜雨中,湖山之間,友人離去後,春風吹拂,門巷裏燕子初次歸來。我像潘生一樣,喜歡實現隱居的志向,像阮籍那樣,任由自己對禮法不那麼重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春日裏的感慨與心境。詩中,「貧病相兼氣未舒」直抒胸臆,道出了作者的困境與不快。儘管如此,作者仍保持着對田園生活的熱愛,「田園雖少樂耕鋤」展現了其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故國書」、「夜雨湖山」等意象,勾起了對故鄉和舊友的思念。結尾處,以潘生和阮籍自比,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不拘禮法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文人在動盪時局中的內心世界。

吳志淳

元明間廬州府無爲州人,字主一。元末歷知靖安、都昌二縣。奏除待制翰林,爲權幸所阻。以避兵移家豫章,再遷浙江鄞縣東湖。入明不仕。工草書篆隸,亦能詩。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