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行

鍾陵東門白楊樹,行人指點是雙墓。 墓中夫婦俱少年,一雙白璧薶黃泉。 黃泉相逢語嗚咽,一一從前向郎說。 前年郎去客三山,今年郎歸白骨還。 當時自畫蛾眉樣,今日卻寫郎容顏。 容顏轉似心轉切,叫郎不應心斷絕。 生時不得逐郎行,死時卻與郎同穴。 丹青遺像留人間,年年淚竹寒生斑。 當年曾過延平渡,還見雙龍化劍灣。 堂前既無父與母,堂下又無兒與女。 使妾有子堂有姑,丹心一寸那能枯。 六朝盛事付流水,忠義幾人能到底。 秋風月冷鳳凰來,與郎同上吹簫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陵: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雙墓:指夫婦兩人的墓。
  • 白璧:比喻純潔無瑕的人。
  • 黃泉:指陰間,人死後去的地方。
  • 三山:指神話中的三座仙山,這裏可能指遠方。
  • 蛾眉:古代形容女子美麗的眉毛。
  • 丹青:指繪畫。
  • 延平渡:地名,今福建省南平市。
  • 雙龍化劍灣:傳說中的故事,雙龍化爲劍,這裏可能指夫婦的忠貞不渝。
  • 簫臺:古代傳說中的仙境,這裏可能指夫婦靈魂相聚的地方。

翻譯

在鍾陵東門的白楊樹下,行人指着那裏是夫婦兩人的墓。墓中的夫婦都是年輕的,像一對純潔無瑕的白璧被埋在了黃泉之下。在黃泉中相逢,他們哭泣着,一一訴說着過去的事情。前年丈夫去了遠方,今年他的白骨才得以歸來。當時她曾畫下自己的眉樣,如今卻畫出了丈夫的容顏。容顏雖然相似,但心中的思念卻更加深切,她呼喚着丈夫,卻得不到迴應,心中感到絕望。生時不能隨丈夫同行,死後卻能與他同穴。她的丹青遺像留在人間,每年的淚水使得竹子都生出了斑點。當年他們曾經過延平渡,還見過雙龍化爲劍的灣。堂前既沒有父母,堂下也沒有兒女。如果她有孩子,堂上有婆婆,她的心也不會如此枯竭。六朝的繁華已隨流水而去,有幾個人的忠義能堅持到底。秋風月冷時,鳳凰飛來,她與丈夫一同登上簫臺,吹奏簫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對年輕夫婦的悲劇命運,表達了深切的哀思和忠貞不渝的愛情。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徵和隱喻,如「白璧薶黃泉」、「雙龍化劍灣」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通過對夫婦生前死後的對比描寫,詩人展現了他們堅貞不移的愛情,即使在死後也要同穴的決心。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表達了對忠貞愛情的讚美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吳志淳

元明間廬州府無爲州人,字主一。元末歷知靖安、都昌二縣。奏除待制翰林,爲權幸所阻。以避兵移家豫章,再遷浙江鄞縣東湖。入明不仕。工草書篆隸,亦能詩。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