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櫓港:指用櫓划動的船隻停泊的港口。
- 立新秋:指農曆七月,標誌着秋季的開始。
- 船窗:船上的窗戶。
- 風露:風中的露水。
- 蕭颼:形容風聲。
- 神祠:供奉神靈的祠堂。
- 水驛:水上驛站,供船隻停靠休息的地方。
- 河漢:銀河。
- 京華:京城,指當時的首都。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比喻賢臣。
-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這裏指代皇帝。
翻譯
七月六日,新秋初立,我泊船在櫓港,船窗中風露帶來陣陣涼意,風聲蕭颼。神祠中擊鼓聲響起,烏鴉聚集在樹上,水驛的燈光照亮,魚兒依傍在船邊。身處江湖,頻頻北望,只見銀河近似西流。遠方的人們爭相詢問京城的消息,我告訴他們,賢臣如夔龍般輔佐着皇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立秋之夜泊船櫓港的景象,通過風露、神祠、水驛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涼意的氛圍。詩中「身在江湖頻北顧」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京城的思念與關注。結尾處提到「夔龍佐冕旒」,既是對京城政治穩定的肯定,也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關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關切和對賢臣輔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