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卓午:正午。
- 迷書問:迷失了書信的往來。
- 張緒:人名,此處可能指一個年輕的才子。
- 劉郎:指劉晨,傳說中與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的漢代人物,後用來泛指與仙境或美人相遇的男子。
- 拔茅:《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采芑》中有「於以采芑,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中的「采芑」即拔茅,比喻選拔賢才。
翻譯
正午時分,山頭樹影高聳,沒想到在這樣的時刻能有幸與你相遇。 長久以來,我像寒冷的雁羣一樣迷失了書信的往來,共同驚訝地發現秋霜已經點染了我們的鬢髮。 張緒依舊像年輕的柳樹一樣生機勃勃,而劉郎再次看到了舊時的桃花,感慨時光的流轉。 老朋友在金鑾殿侍直,應該會在明亮的時世中頌揚選拔賢才的美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偶遇友人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人物形象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仰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卓午山頭樹影高」一句,既描繪了正午時分的自然景象,又暗含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後文通過對「張緒」和「劉郎」的比喻,進一步以人物形象來象徵友人的風采和自己的感慨。結尾處提到「故人侍直金鑾密,應嚮明時誦拔茅」,則表達了對友人在朝中任職的期望,以及對賢才選拔的讚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