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寒書事廿六韻

· 宋褧
幽雲敷層霄,狂吹趣陰霰。 氛霾互黤黮,雨雪事交戰。 彌空始糝屑,降地旋削片。 斯須萬匯失,頃刻九有遍。 霏霏集頹堞,皓皓被遐甸。 危峯冒周圭,廣陌曳齊練。 崇陵受委積,枯櫱容掛罥。 況縞未足多,擬絮差可善。 通逵駭連璐,塊壤訝垂瑱。 階平惡漫沒,谷□□□□。 □□煩褰箔,燭幌助披卷。 氣清華蓋爽,光爛銀海眩。 太素靡污垢,至樸謝雕瑑。 人蹤絕往反,野色一更變。 積陰若膠轕,祁寒病增羨。 晨衣襲狐貉,夜席益莞薦。 衾重初昏寢,薪溼停午膳。 嚴威折纊綿,凍璺裂盎甗。 發森憚去笠,指直愁結袸。 凌堅萊蕪釜,澌瑩歙溪硯。 羈人畜怨憾,狩將坐畏愞。 虎士跗趾瘃,馬走牙齒顫。 罷氓歸禁㾕,陋邑矧飢薦。 屋潤僅自侈,室匱疇與唁。 窮荒覬吹律,凝冱需見睍。 揮翰書自繁,敢以古雅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fū):鋪展,覆蓋。
  • (qū):催促,加速。
  • 陰霰 (yīn xiàn):指陰冷的雪霰。
  • 氛霾 (fēn mái):指霧霾,這裏形容天氣陰沉。
  • 黤黮 (yǎn dàn):昏暗不明。
  • 糝屑 (sǎn xiè):細碎的顆粒。
  • 削片 (xuē piàn):削成薄片。
  • 周圭 (zhōu guī):古代玉器,這裏形容山峯如玉。
  • 齊練 (qí liàn):整齊的綢緞。
  • 委積 (wěi jī):堆積。
  • 掛罥 (guà juàn):懸掛。
  • 通逵 (tōng kuí):大道。
  • 連璐 (lián lù):連綿的美玉。
  • 垂瑱 (chuí tiàn):垂掛的玉飾。
  • 華蓋 (huá gài):古代帝王車上的傘蓋,這裏形容天空。
  • 銀海 (yín hǎi):銀色的海洋,比喻雪地。
  • 太素 (tài sù):原始的樸素。
  • 謝雕瑑 (xiè diāo zhuàn):不再雕琢。
  • 膠轕 (jiāo gé):糾纏不清。
  • 祁寒 (qí hán):嚴寒。
  • 莞薦 (wǎn jiàn):草蓆。
  • 纊綿 (kuàng mián):絲綿。
  • 凍璺 (dòng wèn):凍裂的痕跡。
  • 萊蕪釜 (lái wú fǔ):古代的炊具。
  • 歙溪硯 (shè xī yàn):歙縣產的硯臺。
  • 畏愞 (wèi nuò):畏懼。
  • 跗趾瘃 (fū zhǐ zhú):腳趾凍瘡。
  • 禁㾕 (jìn sǔn):禁止寒冷。
  • 凝冱 (níng hù):凍結。
  • 見睍 (jiàn xiàn):顯現。

翻譯

幽暗的雲層覆蓋着高高的天空,狂風催促着陰冷的雪霰。霧霾和陰沉的天氣交織,雨雪之事相互爭鬥。空中開始飄落細碎的雪粒,落地時則迅速削成薄片。片刻之間,萬物似乎都消失了,頃刻間整個世界都被雪覆蓋。雪花紛紛落在頹敗的城牆上,潔白地覆蓋了遠方的田野。高山如同佩戴着玉器,廣闊的道路像拖着整齊的綢緞。高山承受着積雪,枯枝上懸掛着雪珠。即使白雪不足以讚美,擬作絮狀也還算不錯。大道上驚訝地連綿着美玉,土地上驚訝地垂掛着玉飾。階梯平坦,擔心被雪淹沒,谷地中的景象無法描述。需要提起簾子,燭光和窗簾幫助閱讀。天氣清朗,華蓋般的天空顯得清爽,銀色的海洋般的光芒令人目眩。原始的樸素沒有污垢,至高的樸實無需雕琢。人跡罕至,野外的景色一夜之間完全改變。積雪如膠似漆,嚴寒加劇。晨衣加厚,夜席增加草蓆。被子厚重,初昏時入睡,中午因薪柴溼潤而停止用餐。嚴寒使絲綿折斷,凍裂的痕跡出現在盎和甗上。頭髮豎立,擔心離開斗笠,手指凍得直直,擔心結冰。萊蕪的炊具結冰,歙溪的硯臺凍得晶瑩。被羈押的人心懷怨恨,狩獵的人因畏懼而坐立不安。勇士的腳趾凍瘡,馬匹的牙齒顫抖。疲憊的民衆歸家抵禦寒冷,貧窮的城鎮更是飢寒交迫。屋內雖然溫暖,但自誇之餘,也無人慰問。在荒涼之地希望有溫暖的春風,凍結的景象需要陽光顯現。揮筆書寫,文字繁多,不敢以古雅自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嚴冬雪景的壯麗與嚴酷,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雪後世界的靜謐與寒冷。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手法,如將雪比作美玉、綢緞,將高山、道路賦予人的特質,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嚴寒的無奈和對溫暖的渴望,體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對生存環境的深刻感受。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景象的深刻觀察和獨特感悟。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