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館戲續前韻

· 吳當
金目橫戈夜進儺,錦幪負轂曉鳴駝。 燈前盡理朝天佩,林下誰縫釣雪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目:金色的眼睛,這裏指面具上的裝飾。
  • 橫戈:橫持長戈,形容武士的姿態。
  • (nuó):古代一種驅除疫鬼的儀式。
  • 錦幪:華麗的帳幕。
  • 負轂:揹着車輪,這裏指駝隊運輸。
  • 朝天佩:朝見天子時佩戴的玉佩。
  • 釣雪蓑:釣魚時穿的蓑衣,這裏象徵隱居生活。

翻譯

夜晚,戴着金色眼睛裝飾的面具,武士們橫持長戈,進行驅邪的儺儀;天亮時,駝隊揹着華麗的車輪,在晨曦中鳴響。燈火前,人們整理着朝見天子時佩戴的玉佩;而在林間,卻有人在縫製着釣魚時穿的蓑衣,準備隱居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夜晚的儺儀和清晨的駝隊,以及朝堂與林下的不同景象,展現了元代社會的多元面貌。詩中「金目橫戈」與「錦幪負轂」描繪了華麗的儀式和繁忙的交通,而「燈前盡理朝天佩」與「林下誰縫釣雪蓑」則反映了人們對於權力的追求與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