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休邑唐明府哭弟韻
執手憶長路,託體悲高原。
何論手足恩,常情可忍言。
公家此令弟,高懷寄林園。
文章麗以則,善慶子又孫。
元方人所欽,清流想同源。
帷巾所講貫,華藻相翩翻。
人生會有歸,橐鑰吐復吞。
修短一間耳,古來誰獨存。
不忘謂之壽,可與通人論。
開導其嗣息,天理培靈根。
啼烏夜欲旦,飛蚊日將昏。
勖哉崇美德,憂喜在一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執手:握手,表示親密或告別。
- 託體:寄託身體,指安葬。
- 高原:高而平坦的土地,常指墳地。
- 手足恩: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
- 林園:園林,指隱居或閒適的生活環境。
- 善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指積德行善會帶來好運。
- 元方:古代賢人,此處可能指唐明府的弟弟。
- 清流:清高的流派或人物。
- 帷巾:帳幕,此處可能指學問的傳授。
- 華藻:華麗的文采。
- 橐鑰:古代的鼓風器,比喻生命的起伏。
- 修短:壽命的長短。
- 一間:一點點,指差別不大。
- 通人:博學多識的人。
- 嗣息:後代,子孫。
- 靈根:本性,天賦。
- 勖哉:勉勵啊。
- 崇美德:推崇和培養美德。
翻譯
握手回憶漫長的旅途,悲痛地將身體安葬在高原之上。 怎能論及兄弟間的恩情,常人的情感怎能忍心言說。 你家的這位弟弟,心懷高遠,寄情於園林之中。 他的文章既華麗又有規矩,積善行善,子孫也將受益。 元方是人們所敬仰的,清高的流派想必同出一源。 在帳幕中傳授學問,華麗的文采相互輝映。 人生終將有歸宿,生命的起伏如同鼓風器的吐納。 壽命的長短差別不大,自古以來誰能獨存。 不忘卻即是長壽,這可以與博學的人討論。 開導他的後代,培養他們的天賦和本性。 啼叫的烏鴉預示着夜將盡,飛舞的蚊子預示着日將暮。 勉勵啊,推崇和培養美德,憂喜都集中在一門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兄弟的深切哀悼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執手憶長路,託體悲高原」描繪了與逝者告別的場景,情感深沉。通過對比兄弟間的深厚情誼和常人的情感,強調了手足之情的珍貴。詩的後半部分則轉向對生命哲理的探討,認爲壽命的長短雖有差異,但不忘卻即是長壽,強調了精神傳承的重要性。最後,詩人勉勵後人要推崇和培養美德,體現了對後代的期望和對家族美德傳承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