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岳王墓

· 江源
閫外專征豈不知,精忠心事竟難移。 擔全天地君臣義,不計吾家父子危。 王冢有碑鐫大節,宋陵無主酹芳卮。 拈香再拜祠前像,尚想中原報捷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閫外(kǔn wài):指朝廷之外,或指邊疆。
  • 專征:指專權征伐。
  • 精忠:極其忠誠。
  • 擔全:承擔全部。
  • 天地君臣義:指天地間的君臣之間的道義。
  • 不計:不考慮。
  • 吾家父子危:指自己家族的安危。
  • 王塚:指王陵,即嶽飛的墓。
  • (juān):雕刻。
  • 大節:指重要的節操或事跡。
  • 宋陵無主:指宋朝的陵墓無人照琯。
  • (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芳卮(zhī):香酒。
  • 拈香:手持香火,表示敬意。
  • 報捷:報告勝利的消息。

繙譯

在朝廷之外專權征伐,難道不知道嗎?但精忠的心事終究難以改變。 承擔起天地間君臣的道義,不考慮自己家族的安危。 王陵的碑上雕刻著偉大的節操,而宋朝的陵墓卻無人照琯,衹有香酒澆地以示祭奠。 手持香火再次拜祭祠堂前的雕像,仍然想象著中原傳來勝利消息的時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嶽飛精忠報國精神的崇敬與懷唸。詩中,“閫外專征”與“精忠心事”形成對比,突出了嶽飛不顧個人安危,全心全意爲國家傚力的忠誠。後句通過“王塚有碑”與“宋陵無主”的對比,抒發了對嶽飛功勣的贊頌及對宋朝衰落的哀思。結尾的“拈香再拜”與“尚想中原報捷時”則寄托了對嶽飛精神的傳承與對國家複興的期盼。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