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爲善爲君子,君子喻於義。
爲惡爲小人,小人喻於利。
所思既不同,善惡豈相類。
義利自兩途,理欲所由異。
譬之食飲然,而各有所嗜。
惡臭與馨香,伊人自知味。
吁嗟義利間,慎無迷厥志。
北軻有法言,君子所當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喻:明白,瞭解。
- 理欲:理智與慾望。
- 厥:其,他的。
- 軻:指孟子,名軻。
翻譯
做善事的是君子,君子明白什麼是正義。 做惡事的是小人,小人只懂得追求利益。 他們的思考方式不同,善與惡怎能相提並論。 義與利各自有不同的道路,理智與慾望也因此有所區別。 就像飲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惡臭與香氣,每個人都能分辨出其中的味道。 啊,在義與利之間,要小心不要迷失了自己的志向。 孟子有句話說得好,君子應當銘記在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君子與小人的行爲和價值觀,強調了義與利的區別。詩中用飲食的比喻形象地說明了人們對於善惡、義利的不同偏好和選擇。最後,詩人引用孟子的話,提醒讀者在面對義利抉擇時要堅守正義,不要迷失方向。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於道德選擇的堅定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