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應州城

· 江源
健馬行行喜駿奔,應州城郭望中尊。 南山崒嵂瞻龍首,北嶺繽紛認雁門。 滿路霜風凋玉樹,一行歸鳥送黃昏。 四方弧矢男兒志,落日驚沙莫斷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駿奔:形容馬跑得很快。
  • 崒嵂(zú lǜ):形容山峰高聳。
  • 龍首:指山峰形狀像龍的頭。
  • 繽紛:形容色彩繁多而豔麗。
  • 雁門:古代關隘名,這裡指山脈。
  • 霜風:寒冷的風。
  • 玉樹:比喻美好的事物。
  • 弧矢:古代兵器,這裡比喻武士的志曏。
  • 驚沙:被風吹起的沙塵。

繙譯

騎著健壯的馬兒,我高興地奔馳,遠遠地望見了應州的城郭,它在眼中顯得莊嚴。 南麪的山峰高聳,我仰望著像龍頭的山峰,北麪的山嶺色彩斑斕,我辨認出那是雁門山。 滿路的寒風凋零了美好的景象,一群歸鳥在黃昏時分飛過。 作爲一個男子漢,我有著四方征戰的志曏,即使落日下的沙塵讓人心驚,也不應失去魂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騎馬遠行,望見應州城郭時的情景。詩中,“南山崒嵂”與“北嶺繽紛”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後兩句通過“霜風凋玉樹”和“歸鳥送黃昏”表達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結尾的“四方弧矢男兒志,落日驚沙莫斷魂”則彰顯了詩人不畏艱難、堅定前行的豪情壯志。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