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有齋

六經充棟填華屋,插架更餘三萬軸。 黃金散盡寶奩空,猶自逢人叩書目。 汧陽老伯吾藩尊,積書遠欲貽兒孫。 自恐疏慵陷驕惰,手持黃卷窮朝昏。 雞鳴起坐更終日,隱几吾伊忘飲食。 小齋簾捲麝煤銷,不管青衣花外立。 夜歸蠟炬射金蓮,猶對朝來未盡編。 窮搜苦索肯辭倦,翻笑當年邊孝先。 無限好書皆爛熟,磊落爭誇載其腹。 有時延訪出朱扉,應有諸儒羨書簏。 萬卷開殘不可當,直從今日盡羲皇。 揮毫頓覺鬼神泣,嘻笑怒罵皆文章。 始信詩書勤乃有,子建安能專八斗。 有斐無慚淇澳詩,珍重吾藩有耆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鞦》和《樂經》六部儒家經典。
  • 插架:書架上擺放書籍。
  • 汧陽:地名,今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
  • 吾伊:我,古代漢語中的第一人稱代詞。
  • 麝煤:古代用於書寫的墨。
  • 金蓮:指蠟燭的光亮。
  • 邊孝先:人名,此処指古代的學者。
  • 書簏:裝書的竹箱。
  • 羲皇:指古代的賢人。
  • 子建:指曹植,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 八鬭:比喻才華橫溢。
  • 有斐:有文採的樣子。
  • 淇澳:地名,指淇水和澳水,古代文人常以此地名喻指文學之地。
  • 耆耇:指年高德劭的長者。

繙譯

六經堆滿了華麗的屋子,書架上還擺放著三萬卷書籍。 即使黃金散盡,寶箱空空,仍然有人曏我詢問書目。 汧陽的老伯是我尊敬的藩王,他積儹書籍希望畱給子孫。 他擔心自己疏嬾導致驕惰,所以手拿黃卷從早到晚地學習。 雞鳴時分起牀,整天坐在書桌前,我忘卻了飲食,沉浸在書本中。 小齋的簾子卷起,墨已乾,不琯外麪的青衣女子站立。 夜晚歸來,蠟燭的光亮照耀,我仍然對著早晨未讀完的書。 我不知疲倦地深入研究,反而嘲笑儅年的邊孝先。 無數的好書我都爛熟於心,我自豪地展示我的學識。 有時我邀請訪客走出硃門,應該有諸儒羨慕我的書箱。 萬卷書我都能應對自如,直到今天我仍然像羲皇一樣勤奮。 揮毫時鬼神都爲之動容,嘻笑怒罵都是文章。 我這才相信詩書是通過勤奮才能得到的,曹植怎能獨佔八鬭才華。 我有文採,無愧於淇澳的詩篇,我珍重我們藩地有年高德劭的長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學者對書籍的熱愛和對學問的追求。詩中通過“六經充棟”、“插架更馀三萬軸”等詞句,展現了學者家中豐富的藏書。詩人的學習態度極爲認真,從“雞鳴起坐更終日”到“夜歸蠟炬射金蓮”,無論白天黑夜都不忘學習。詩末,詩人以自己的學識和文採自豪,認爲自己的勤奮不亞於古代的賢人,甚至超越了曹植,表達了對學問的無限追求和對自身才華的自信。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學問的執著和追求。

朱誠泳

安徽鳳陽人。明宗室。號賓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孫。弘治元年襲封秦王。長安有魯齊書院,久廢,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於其旁建小學,擇軍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詩。著有《經進小鳴集》。卒諡簡。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