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城十五夜對月五首

我愛秋宵永,西林待月斜。 百年幾圓缺,今夜倍光華。 兄姊俱殊土,田廬有舊家。 金波如客淚,獨灑向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宵:秋夜。
  • 西林:西邊的樹林。
  • 殊土:異鄉,他鄉。
  • 田廬:田地和房屋,指家園。
  • 金波:指月光,因其波光粼粼如金,故稱。
  • 客淚:旅人的眼淚。

翻譯

我深愛這秋夜的漫長,西邊的樹林中,月亮斜掛。一生中能有幾次這樣的圓缺,今夜的月光格外明亮。兄弟姐妹都分散在異鄉,而田地和房屋還留有舊日的家園。月光如同旅人的眼淚,獨自灑向遙遠的天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對月光的讚美和對家園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眷戀。詩中「金波如客淚,獨灑向天涯」一句,巧妙地將月光比作旅人的眼淚,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孤獨和思鄉的情感,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