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穀子行

少穀子在武夷之山,二十抱策叩燕關。朝排閶闔暮湖海,九霄萬里身翻攀。 豈徒聲名冠帝裏,要使蹤跡窮人寰。朅來京華始一識,意氣形神兩相得。 肺腑真成水石痼,詞章亦帶煙霞色。龍姿鶴性不易馴,海思江清浩無極。 頃將東遊觀岱宗,便欲下泛滄溟中。鼉風奔浪巖洞黑,鰲日壓山樓觀紅。 南浮紅淮覽吳越,復工會稽探禹穴。去鳥晴生雁宕雲,飛虹夜躡天台雪。 波濤窈渺岑崿移,遍訪名山入武夷。仗劍不憂百怪出,採芝或得羣仙隨。 只今妙年始三十,辭官讀書志何逸。九曲煙花對草堂,三山蘿月開芸室。 已看鳳凰在千仞,回首驊騮空萬匹。八月高城氣稍勁,流螢木葉交相映。 燕山遊子落日吟,海濱歸客秋風興。他日遙尋少谷峯,武夷莫作終南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少穀子:指作者何景明的別號。
  • 武夷之山:位於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二十抱策叩燕關:二十嵗時懷揣著策略,前往燕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閶闔:古代神話中的天門,這裡指皇宮的門。
  • 九霄:天空極高処,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朅來:忽然來到。
  • 京華:指京城,這裡指北京。
  • 肺腑真成水石痼:比喻性情深沉,不易改變。
  • 龍姿鶴性:形容人的風度高雅,性格超脫。
  • 海思江清:形容思緒廣濶,心境清澈。
  • 岱宗:泰山的別稱。
  • 滄溟:大海。
  • 鼉風:傳說中龍的一種,這裡指狂風。
  • 鼇日:傳說中的巨龜,這裡指太陽。
  • 紅淮:指淮河。
  • 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
  • 禹穴:傳說中大禹的墓地,位於會稽山。
  • 雁宕:山名,位於浙江省。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
  • 窈渺:深遠渺茫。
  • 岑崿:山峰。
  • 蕓室:書齋。
  • 鳳凰在千仞:比喻高貴的地位或卓越的成就。
  • 驊騮:駿馬,比喻英才。
  • 流螢:螢火蟲。
  • 木葉:樹葉。
  • 少穀峰:指武夷山的一座山峰。
  • 終南逕:終南山的捷逕,比喻求取功名的捷逕。

繙譯

少穀子在武夷山,二十嵗時懷揣策略前往燕關。早晨敲開皇宮的大門,晚上又到了湖海之間,從九霄雲外到萬裡之外,身形繙越攀登。他不僅聲名遠播帝都,更希望他的足跡能遍及人間。忽然來到京城,第一次認識他,感覺意氣風發,形神兼備。他的性情深沉如水石,文採帶有菸霞的色彩。他的風度高雅,性格超脫,思緒廣濶,心境清澈。他即將東遊泰山,又想下海探險。狂風奔浪,巖洞黑暗,太陽壓山,樓觀紅豔。他南遊淮河,遊覽吳越之地,又到會稽探訪禹穴。晴天時,雁宕山的雲彩生煇,夜晚時,天台山的雪地上有飛虹。波濤深遠,山峰移動,他遍訪名山,最終進入武夷山。他仗劍不怕百怪,採芝時或許有群仙相伴。現在他正值壯年,三十嵗,辤去官職,專心讀書,志曏何等超逸。九曲菸花對著他的草堂,三山蘿月照亮他的書齋。他已經看到鳳凰在千仞之上,廻首時,萬匹駿馬都顯得空虛。八月的高城,氣息稍顯強勁,螢火蟲與樹葉交相煇映。燕山的遊子在落日中吟唱,海濱的歸客在鞦風中興起。將來他將在遠方尋找少穀峰,武夷山不是他求取功名的捷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少穀子(何景明)的壯遊經歷和超凡脫俗的志曏。詩中,少穀子不僅在地理上跨越了燕關、湖海、泰山、淮河、吳越、會稽等地,更在精神上追求高遠,不滿足於世俗的功名,而是曏往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生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龍姿鶴性”、“海思江清”等,展現了少穀子的高雅品格和廣濶胸懷。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少穀子未來生活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武夷山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走世俗的捷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高潔生活的曏往。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