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四首

我亦山林澹盪人,籠禽飲啄失天真。 客求妙墨多辭病,兒欠寒衣屢訴貧。 夜雨書檠翻汗竹,秋風野飯配絲蓴。 文章固是平生志,贏得蕭蕭兩鬢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林澹盪人:指隱居山林、性情淡泊的人。澹盪,淡泊放蕩。
  • 籠禽飲啄:比喻受束縛的生活。籠禽,籠中之鳥。
  • 失天真:失去了本真的自由和純真。
  • 辭病:以病爲由推辭。
  • 寒衣:禦寒的衣服。
  • 訴貧:訴說自己貧窮。
  • 書檠:書架。
  • 汗竹:指書籍,古代用竹簡書寫,故稱。
  • 絲蓴:一種水生植物,可食用,這裏指簡單的野菜。
  • 蕭蕭:形容頭髮稀疏。
  • 兩鬢塵:指兩鬢斑白,如同蒙塵。

翻譯

我也是隱居山林、性情淡泊的人,像籠中的鳥兒一樣失去了自由和純真。客人求取我的墨寶,我常以病爲由推辭;孩子們缺少寒衣,我常訴說自己的貧窮。夜晚在書架旁翻閱書籍,秋風中享用野菜配以簡單的蓴菜。雖然寫文章是我一生的志向,但如今只落得兩鬢斑白,如同蒙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感慨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山林澹盪人」與「籠禽飲啄」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束縛的厭倦。後句通過「辭病」、「訴貧」等細節,展現了詩人生活的艱辛和無奈。結尾的「蕭蕭兩鬢塵」則是對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