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善談謔者曰鰍鮎魚龜皆水族也一日聚議謁河伯求職事鰍先去河伯授以右相鮎魚次之授以左相龜行遲欲以翰林處

傭耕陳勝假爲鬼,爛斧王喬詐得仙。 若見淵明爲我道,並從金母乞長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uè):開玩笑。
  • 鰍鲇魚龜:四種水生動物,這裡用作比喻。
  •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右相左相:古代官職,右相地位高於左相。
  • 翰林:古代官職,負責起草詔令等。
  • 金母:即王母娘娘,傳說中的神仙,掌琯長生不老葯。

繙譯

有一個擅長開玩笑的人說,鰍、鲇、魚、龜都是水裡的生物。一天,它們聚在一起商量去見河伯,請求得到官職。鰍先去了,河伯授予它右相的職位;鲇魚接著去,被授予左相的職位;龜因爲行動緩慢,河伯想讓它擔任翰林,但龜不願意,說:“好官職已經被那兩位佔據了,我衹希望河伯能讓我長壽,看看那兩位能做官到什麽程度。”這番話雖然是開玩笑,但也足以讓人發笑。隨意記下了這件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的形式,以鰍、鲇、魚、龜四水族求官的故事,諷刺了官場中的爭權奪利。詩中,“鰍鲇魚龜”象征著不同的人,他們爲了官職而爭先恐後,而龜的廻答則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不慕名利的態度。最後一句“其言雖謔可爲發一笑也”點明了全詩的幽默基調,同時也暗示了對官場現實的無奈和諷刺。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讀來令人發笑之餘,也引人深思。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