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二首

不堪老病縛閒身,面目崢嶸歲月新。 半世略無如意事,五年慣作在家貧。 悠悠懷抱希知我,詡詡交遊喜負人。 俯仰世情都勘破,西風獨立岸綸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堪:不能忍受。
  • :束縛。
  • 閒身:空閒的身體,指沒有職務或責任束縛的身體。
  • 面目崢嶸:形容面貌或事物變化巨大。
  • 半世:半生,指人生的一半時間。
  • 略無:幾乎沒有。
  • 如意事:稱心如意的事情。
  • 在家貧:在家中過着貧窮的生活。
  • 悠悠懷抱:悠長的思緒和情感。
  • 希知我:希望有人瞭解我。
  • 詡詡:自誇的樣子。
  • 負人:辜負他人。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一瞬間。
  • 勘破:看破,看透。
  • 岸綸巾:岸邊戴着綸巾(一種頭巾),形容悠閒自在的樣子。

翻譯

不能忍受老病束縛我這空閒的身體,面貌和歲月都在不斷更新變化。 半生幾乎沒有遇到稱心如意的事情,五年習慣了在家中過着貧窮的生活。 悠長的思緒和情感中,我多麼希望有人能瞭解我,但自誇的交友卻常常辜負他人。 低頭擡頭間,我對這世情已經看透,獨自站在西風中,戴着綸巾,自在而獨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無奈和對世態的洞察。詩中,「不堪老病縛閒身」一句,既體現了詩人對老病的無奈,也反映了他對自由的嚮往。通過對「半世略無如意事」和「五年慣作在家貧」的描述,詩人展現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和對貧窮生活的習慣。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人際關係的失望和對世情的看透,最終以「西風獨立岸綸巾」的形象,描繪了詩人超脫世俗、獨立自主的精神風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