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裏先生故宅是時馬縣尹葺其廟

太湖三萬六千頃,一代高賢獨此翁。 故宅有僧茶竈在,荒池無主鴨闌空。 鬆陵唱和知誰再,茅屋襟期與我同。 最愛長洲馬明府,艱危猶自挹高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甫裏先生:指陸龜蒙,唐代文學家,號甫裏先生。
  • 馬縣尹:指馬姓的縣令。
  • :修繕。
  • 太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江蘇省南部。
  • 三萬六千頃:形容太湖面積廣闊。
  • 高賢:指品德高尚、才華出衆的人。
  • 茶竈:煮茶用的小爐。
  • 荒池:荒廢的池塘。
  • 鴨闌:養鴨的圍欄。
  • 鬆陵唱和:指陸龜蒙與皮日休的詩歌唱和,兩人曾在鬆陵(今蘇州)相聚。
  • 茅屋襟期:指簡樸的生活態度和志向。
  • 馬明府:對馬縣尹的尊稱。
  • 艱危:艱難危險的情況。
  • :汲取,引申爲學習、效仿。
  • 高風:高尚的風範。

翻譯

太湖廣闊,面積達三萬六千頃,一代高人中只有這位老先生。 他的故居中,僧人留下的茶爐依舊,但荒廢的池塘和無主的鴨欄已空空如也。 鬆陵的詩歌唱和,不知何時能再現,而我與他的志向相同,都向往簡樸的生活。 最欣賞的是長洲的馬縣令,即使在艱難危險的時刻,依然學習效仿高尚的風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甫裏先生故宅的描繪,表達了對陸龜蒙高尚品格和才華的敬仰。詩中「太湖三萬六千頃,一代高賢獨此翁」展現了陸龜蒙的非凡地位。後文通過對故宅現狀的描寫,抒發了對往昔文化繁榮的懷念和對現實荒涼的感慨。最後讚美了馬縣尹在艱難時刻仍能保持高尚品質的行爲,體現了作者對正直品格的推崇。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