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澹翁總管歸江陰時年九十歲

曾侍家君接勝遊,於今復見舊風流。 江湖諸老半黃壤,鄉里小兒今白頭。 車馬在門爲客好,干戈滿地使人愁。 芙蓉城內宜高隱,叢桂山中莫久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勝遊:愉快的遊玩。
  • 黃壤:指人去世後埋葬的地方,這裏比喻老一輩的逝去。
  • 鄉里小兒:指家鄉的年輕人。
  • 干戈:古代兵器,比喻戰爭或動亂。
  • 芙蓉城:指江陰,因其盛產芙蓉而得名。
  • 高隱:隱居高處,指隱居生活。
  • 叢桂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這裏指代隱居的地方。

翻譯

曾經陪伴我的父親一起愉快地遊玩,如今又見到了你這位舊時的風流人物。江湖上的老朋友們大多已經逝去,而家鄉的年輕人現在也已經白髮蒼蒼。車馬在門前,有客人來訪是件好事,但戰亂四起,讓人心生憂愁。在芙蓉城內適合隱居,但不要在叢桂山中停留太久。

賞析

這首詩是成廷圭爲送別九十歲的劉澹翁總管歸江陰而作。詩中,成廷圭回憶了與劉澹翁的舊日情誼,感慨時光流逝,老友相繼離世,而家鄉的年輕人也已老去。詩中「車馬在門」與「干戈滿地」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憂慮。最後,作者勸劉澹翁在芙蓉城內隱居,不要在叢桂山中久留,體現了對老友的關心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