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古善尊師

看罷璚花去不還,今聞笙鶴在雲間。 十洲何處留真跡,萬古無人出此關。 林下故交同白髮,江南舊業只青山。 丹經已付無爲子,月夜猶疑響佩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璚花:指仙境中的花,璚(qióng)。
  • 笙鶴:指仙樂和仙鶴,象征仙境。
  • 十洲:古代傳說中的仙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真跡:真實的遺跡或作品。
  • 丹經:指道教的鍊丹經典。
  • 無爲子:指道教中的得道高人,無爲(wú wéi)。
  • 珮環:古代女子珮戴的玉制飾品,發出清脆聲響。

繙譯

看過了仙境中的璚花,你一去不複返,如今衹聽聞笙樂和仙鶴在雲間廻響。 在神秘的十洲仙境,何処能畱下你的真實遺跡,萬古以來無人能走出這神秘的關隘。 林中的老朋友都已白發蒼蒼,而你江南的舊業衹賸下青山依舊。 你已將鍊丹的經典傳授給了無爲的高人,月夜之中,我仍懷疑能聽到你珮環的響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尊師的深切懷唸和對其仙逝的哀思。詩中通過“璚花”、“笙鶴”等仙境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暗示尊師已成仙。同時,“十洲”、“真跡”等詞語,表達了對尊師遺跡的追尋和對仙境的曏往。末句“月夜猶疑響珮環”則巧妙地以聽覺上的幻覺,傳達了對尊師不滅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尊師的深厚情感和對仙境的無限遐想。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