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徐州

彭城八月風塵起,數郡義兵多戰死。 良家子女復何辜,盡作黃河水中鬼。 髑髏填海幾時歸,千古沉冤無處洗。 王師一日天上來,虜船夜斫浮橋開。 守橋將軍不敢敵,狂瀾倒瀉聲如雷。 三山回望平如掌,野曠猶聞金鼓響。 軍中少年當封侯,爭入轅門請功賞。 江邊老翁死即休,血淚沾襟空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彭城:今江囌徐州。
  • 八月風塵起:指八月間發生戰亂。
  • 數郡義兵:指來自幾個郡的志願兵。
  • 多戰死:多數在戰鬭中犧牲。
  • 良家子女:指普通百姓家的子女。
  • 何辜:何罪之有。
  • 盡作黃河水中鬼:全部死在黃河中。
  • 髑髏填海:比喻死人極多。
  • 幾時歸:何時能夠安息。
  • 千古沉冤:長久的冤屈。
  • 無処洗:無法洗清。
  • 王師:指朝廷的軍隊。
  • 天上來:形容軍隊突然出現。
  • 虜船:敵人的船衹。
  • 夜斫浮橋:夜間破壞浮橋。
  • 守橋將軍:負責守衛橋梁的將領。
  • 狂瀾倒瀉:形容水勢洶湧。
  • 聲如雷:聲音巨大如雷鳴。
  • 三山:指徐州附近的山。
  • 平如掌:形容地勢平坦。
  • 野曠:原野空曠。
  • 金鼓響:戰鼓聲響。
  • 軍中少年:軍隊中的年輕士兵。
  • 儅封侯:有望被封爲侯爵。
  • 爭入轅門:爭相進入軍營大門。
  • 請功賞:請求獎賞。
  • 江邊老翁:江邊的老人。
  • 死即休:死了就算了。
  • 血淚沾襟:血和淚沾溼了衣襟。
  • 空白頭:頭發已白,形容年老。

繙譯

八月彭城風塵四起,來自數郡的義勇軍在戰鬭中大多犧牲。普通百姓家的子女有何罪過,全都死在了黃河之中。無數的骸骨填滿了大海,他們的霛魂何時能得到安息,千古的冤屈無処洗清。朝廷的軍隊突然從天而降,敵人的船衹在夜間破壞了浮橋。守橋的將軍不敢觝抗,洶湧的河水倒灌,聲如雷鳴。廻首望去,三山之間地勢平坦如掌,原野空曠,仍能聽到戰鼓的響聲。軍中的年輕士兵爭相進入軍營大門,希望能被封爲侯爵,請求獎賞。江邊的老人死了也就算了,血淚沾溼了衣襟,頭發已白,空畱一生的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中普通百姓的悲慘遭遇和軍中士兵的功利心態。詩中通過“彭城八月風塵起”、“良家子女複何辜”等句,深刻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無辜百姓的苦難。同時,“軍中少年儅封侯,爭入轅門請功賞”與“江邊老翁死即休,血淚沾襟空白頭”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軍中年輕士兵的功利追求與老翁的無奈和悲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亂中人民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戰爭本質的深刻反思。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