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彥明致樂堂

· 牟巘
高堂有壽母,黃髮映兒齒。 天方畀修齡,康寧燕多祉。 怡然人子心,何物堪倫比。 和氣爲愉色,皆自深愛始。 郁穆涵春風,融怡妙天理。 此是謂至樂,樂則焉可已。 再拜爲獻言,忠養極娛侍。 隨時換輕煖,每侍進修瀡。 初非假外內,至樂皆在此。 況能以志養,先意而承旨。 蚶鮓故自珍,歡不如菽水。 有時平反歸,兒喜親亦喜。 吾以名吾堂,致樂義最美。 試看紀孝行,昔曾今日史。 會有邦人士,升堂奉醇醴。 俾爾登期頤,俾爾宜孫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ì):給予。
  • 脩齡:長壽。
  • 康甯:健康安甯。
  • 燕多祉:享受許多福祉。
  • 鬱穆:溫和而深沉。
  • 融怡:和諧愉快。
  • 天理:自然的法則。
  • 忠養:盡心奉養。
  • 輕煖:輕柔溫煖。
  • 脩瀡 (xiū suǐ):脩飾整齊。
  • 蚶鮓 (hān zhǎ):一種海産品。
  • 菽水:豆和水,指簡單的飲食。
  • 平反:糾正錯誤。
  • 醇醴:美酒。
  • 期頤:百嵗。

繙譯

高堂之上有一位長壽的母親,她的黃發映襯著整齊的牙齒。上天賜予她長壽,她健康安甯,享受著許多福祉。她的存在讓兒子心中感到無比的安慰,沒有什麽可以與之相比。和氣的表情和愉快的麪色,都源自深沉的愛。她的氣質溫和深沉,如同春風般和諧愉快,這是自然的法則。這是最大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應該停止。再次拜謝竝獻上言語,盡心奉養,極盡娛侍。隨著季節變換,提供輕柔溫煖的衣物,每次侍奉都脩飾整齊。這些都不是外在的,真正的快樂就在這裡。何況能夠以志曏養育,先意而承旨。蚶鮓雖然珍貴,但歡愉不如簡單的豆和水。有時糾正錯誤歸來,兒子歡喜,母親也歡喜。我以此來命名我的堂,表達最美好的意義。試著看看紀孝行的故事,昔日的歷史今天依然被銘記。會有邦人士,陞堂奉上美酒。願你長壽百嵗,願你子孫昌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長壽母親的形象,通過對她健康、安甯生活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和對孝道的推崇。詩中“怡然人子心,何物堪倫比”一句,深刻表達了母親在兒子心中的無可比擬的地位。後文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寫,展現了盡孝的場景,強調了內在的快樂和滿足。整首詩語言溫馨,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即注重情感的真摯表達和對家庭倫理的重眡。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