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黃倅樂語口號

· 牟巘
向來南嶽鳳曾鳴,再駕緹屏又一星。 文物君謨丹荔譜,江山白傅百花亭。 舂容相與頻呼斝,肯綮爭看妙發硎。 紫橐青氈吾舊物,孔鸞行矣集明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宴黃倅樂語口號:宴請黃倅時的樂語口號,即在宴會上朗誦的詩歌。
  • :元朝,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
  • 牟巘:元代詩人。
  • 南嶽鳳曾鳴:比喻黃倅的才華和名聲。
  • 再駕緹屏:再次擔任重要職務。緹屏,古代官職名。
  • 又一星:再次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
  • 文物君謨丹荔譜:指黃倅的文採和政治策略。
  • 江山白傅百花亭:比喻黃倅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影響力。
  • 舂容相與頻呼斝:形容宴會上的歡樂氣氛和頻繁的敬酒。
  • 肯綮爭看妙發硎:形容黃倅的言論和行動引人注目。
  • 紫橐青氈吾舊物:指作者自己的舊時官服和坐墊,表示對過去的廻憶。
  • 孔鸞行矣集明廷:比喻黃倅將會有更大的作爲,聚集在朝廷中。

繙譯

宴請黃倅時的樂語口號,元代詩人牟巘所作。詩中,黃倅的才華和名聲如同南嶽的鳳凰鳴叫,再次擔任重要職務,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他的文採和政治策略如同文物君謨的丹荔譜,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影響力如同江山白傅的百花亭。宴會上的歡樂氣氛和頻繁的敬酒,黃倅的言論和行動引人注目。作者廻憶自己的舊時官服和坐墊,期待黃倅將會有更大的作爲,聚集在朝廷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比喻和典故,贊美了黃倅的才華和政治成就,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黃倅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鳳凰、文物、江山等意象,展現了黃倅的非凡地位和影響力。通過對宴會場景的描繪,傳達了歡樂和敬重的氛圍。最後,作者通過廻憶自己的舊物,表達了對黃倅未來發展的美好祝願。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