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賁

· 牟巘
致飾雖雲賁則亨,含章內照乃爲真。 離明外附天光發,艮止中存道體純。 玉質未雕虹貫日,素功後繪物生春。 也應笑我元猶白,不比羔羊正直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ì):裝飾,美化。
  • :通達,順利。
  • 含章:內在的美德或才華。
  • 離明:明亮,這裡指外在的光彩。
  • 艮止:《易經》中的卦名,代表靜止,這裡指內心的平靜和純淨。
  • 玉質未雕:比喻人的本質尚未經過世俗的雕琢。
  • 素功後繪:先有素樸的基礎,再進行繪畫裝飾。
  • 元猶白:本色依舊純潔。
  • 羔羊:比喻純潔無瑕的人。

繙譯

雖然裝飾美化被認爲是通達順利的,但內在的美德和才華才是真正的本質。外在的光彩雖然明亮,但內心的平靜和純淨才是道的躰現。人的本質如同未經雕琢的玉石,保持了純潔;先有樸素的基礎,再進行裝飾,才能使萬物煥發生機。也許應該笑我自己仍然保持純潔,不像那些純潔無瑕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賁”(裝飾)與“含章”(內在美德)的對比,強調了內在美的重要性。詩中“離明外附”與“艮止中存”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外在光鮮與內心純淨的不同價值。最後以“玉質未雕”和“素功後繪”比喻,強調了保持本色和樸素基礎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內在美德和本真狀態的追求。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