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造物:指自然界或命運。
- 兒戯:比喻做事不認真,不嚴肅。
- 猜嫌:猜疑,不滿。
- 百年:指人的一生。
- 醜好:好壞,善惡。
- 兩能全:兩者都能得到保全。
- 眠牛:指墓地,典出《莊子·外物》。
- 一抔土:一捧土,指墳墓。
- 鶴歸:指人死,典出《搜神記》。
- 三千年:極言時間之長。
- 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 北邙塚:指北邙山的墓地,多指名人墓。
- 後山:指陳師道,字後山。
- 南陽阡:指陳師道的墓地。
- 賢達:有才德和聲望的人。
- 羽化:道教中指成仙。
- 飛仙:飛翔的仙人。
繙譯
自然界的安排常常像兒戯一樣,讓人猜疑不滿, 人的一生中,善惡好壞往往難以兩全。 就像墓地上的眠牛,才剛剛封上一抔土, 而鶴已歸去,時間已過了三千年,讓人感到驚訝。 白居易曾歎息北邙山的墓地, 陳師道則痛哭南陽的墓道。 自古以來,賢達之人縂是如此, 誰能像羽化成仙一樣,隨風飛翔,超脫塵世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反思,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無常和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多個典故,如“眠牛”、“鶴歸”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哲理深度。詩人通過對白居易和陳師道的提及,進一步抒發了對賢達之人命運的同情和對人生無常的哀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曏往仙境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