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樑廷評

· 朱放
獨坐三臺妙,重陽百越間。 水心觀遠俗,霜氣入秋山。 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 仍聞西上客,咫尺謁天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臺:古代天文學上指位於北方天空的三個重要星宿,這裏可能指宴會的地點或象徵高貴的場所。
  •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等習俗。
  • 百越:古代對南方各族的統稱,這裏可能指宴會的地點或參與的人羣。
  • 水心:指心境如水般平靜深遠。
  • 遺簪舊:比喻舊物或舊情。
  • 落帽:古代官員在宴會上脫帽以示尊敬,這裏可能指宴會結束後的離別。
  • 西上客:指前往京城的人。
  • 咫尺謁天顏:形容距離皇帝很近,有機會見到皇帝。

翻譯

獨自坐在高貴的三臺之地,重陽節在百越之間舉行宴會。 心境如水般平靜,觀察着遠方的風俗,秋山的霜氣已經降臨。 不捨棄舊日的遺簪,也不拒絕宴會結束後的離別。 聽說有前往京城的客人,他們距離見到皇帝只有咫尺之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宴會的場景,通過「獨坐三臺」和「重陽百越間」展現了宴會的高貴與熱鬧。詩中「水心觀遠俗,霜氣入秋山」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平靜和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後兩句則透露出對舊物的留戀和對離別的接受,以及對遠方客人前程的羨慕。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朱放

唐襄州人,字長通。初,居臨漢水。後移居越州,隱剡溪、鏡湖間。代宗大曆中,嗣曹王皋鎮江西,闢爲節度參謀。德宗貞元初召爲左拾遺,不就。工詩,以清越蕭散稱。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