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濤

木落霜飛天地清,空江百里見潮生。 鮮飆出海魚龍氣,晴雪噴山雷鼓聲。 雲日半陰川漸滿,客帆皆過浪難平。 高樓曉望無窮意,丹葉黃花繞郡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落:指樹葉落下。
  • 鮮飆(xiān biāo):清新的風。
  • 魚龍氣:形容海上的氣象變化,如同魚龍翻騰。
  • 晴雪:比喻浪花如雪。
  • 噴山:形容浪濤洶涌,如同噴發的山峯。
  • 雷鼓聲:比喻浪濤聲如雷鳴。
  • 雲日半陰:雲層遮住了部分太陽,使天空半陰半晴。
  • 川漸滿:指江水逐漸上漲。
  • 客帆:指過往的船隻。
  • 浪難平:波浪難以平靜。
  • 曉望:清晨遠望。
  • 丹葉黃花:紅色的葉子和黃色的花。
  • 郡城:指當時的行政區域中心城市。

翻譯

樹葉落下,霜花飛舞,天地間一片清冷,空曠的江面上百里之內可見潮水涌動。清新的海風吹過,海上的氣象變化如同魚龍翻騰,浪花如雪般噴涌,聲如雷鳴。雲層遮住了部分太陽,使天空半陰半晴,江水逐漸上漲,過往的船隻經過,波浪卻難以平靜。清晨站在高樓上遠望,心中涌起無盡的思緒,紅色的葉子和黃色的花環繞着郡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天江邊的壯麗景象,通過「木落霜飛」、「鮮飆出海」、「晴雪噴山」等生動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壯美和變幻莫測。詩中「雲日半陰川漸滿,客帆皆過浪難平」表達了江水的動態美和過往船隻的繁忙景象,而「高樓曉望無窮意,丹葉黃花繞郡城」則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感慨和對郡城的深情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