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原春望

· 李頻
五陵佳氣晚氛氳,霸業雄圖勢自分。 秦地山河連楚塞,漢家宮殿入青雲。 未央樹色春中見,長樂鐘聲月下聞。 無那楊華起愁思,滿天飄落雪紛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陵:指長安附近的五座漢代帝王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 佳氣:吉祥的氣象。
  • 氛氳:盛大的樣子。
  • 霸業:指秦漢時期的霸權事業。
  • 雄圖:宏偉的計劃或設想。
  • 自分:自然分開,指不同的勢力範圍。
  • 秦地:指古代秦國的地域,即今陝西一帶。
  • 楚塞:楚國的邊塞。
  • 漢家宮殿:指漢朝的皇宮。
  • 未央:漢代宮殿名,這裏指代漢宮。
  • 長樂:漢代宮殿名,這裏也指代漢宮。
  • 無那:無奈。
  • 楊華:即楊花,指柳絮。
  • 愁思:憂愁的思緒。

翻譯

五陵之地晚霞中顯露出吉祥的氣象,霸業雄圖的勢力自然分開。秦地的山河與楚國的邊塞相連,漢家的宮殿高聳入雲。未央宮的樹色在春光中可見,長樂宮的鐘聲在月光下可聞。無奈楊花飄落,激起憂愁的思緒,滿天飄落如雪紛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樂遊原上的景色,通過對五陵、秦地、漢家宮殿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厚重感和宏偉氣勢。詩中「未央樹色春中見,長樂鐘聲月下聞」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春夜的靜謐與宮廷的莊嚴。結尾「無那楊華起愁思,滿天飄落雪紛紛」則巧妙地以楊花飄落喻示愁緒,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豐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闊,情感含蓄而深沉。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