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別

· 呂溫
三五窮荒月,還應照北堂。 回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吐蕃(tǔ bō):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
  • 三五:指農曆十五,即月圓之夜。
  • 窮荒:邊遠荒涼之地。
  • 北堂:古代指母親的居室,也指母親。此處可能指遠在北方的家鄉或親人。
  • 圓光:指月亮的光輝,象徵團圓。

翻譯

在邊遠荒涼的月圓之夜,月光也應照耀着北方的家鄉。 我轉身面向暗處躺下,不忍心看到那象徵團圓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邊疆荒涼之地對家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詩中,「三五窮荒月」描繪了邊疆月夜的孤寂與淒涼,「還應照北堂」則寄託了對家鄉的牽掛。後兩句通過「回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的細膩動作,抒發了因思念而產生的痛苦與無奈,圓光象徵團圓,而作者卻無法與家人團聚,因此不忍直視,情感真摯動人。

呂溫

呂溫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呂渭子。德宗貞元十四年進士,次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能文,一時流輩鹹推尚。與王叔文厚善,遷左拾遺。二十年,以侍御史爲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比還,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貶,溫獨免,進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旋與羊諤等謀逐宰相李吉甫,憲宗怒貶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