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崢嶸(zhēng róng):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築物的高大聳立。
- 赤雲:紅雲,常指夕陽餘暉中的雲彩。
- 日腳:指太陽從雲縫中透出的光線。
- 柴門:用樹枝編紥的簡陋門。
- 鳥雀噪:鳥兒嘰嘰喳喳地叫。
- 歸客:指詩人自己,意爲歸家的人。
- 妻孥(nú):妻子和兒女。
- 怪我在:驚訝我還活著。
- 飄蕩:流浪,漂泊不定。
- 生還偶然遂:活著廻來是偶然的,意指在亂世中能活著廻來實屬不易。
- 歔欷(xū xī):抽泣,歎息。
- 夜闌:夜深。
- 秉燭:點著蠟燭。
繙譯
西邊的天空,紅雲高聳,太陽的光線穿過雲層,照射到平地上。 簡陋的門前,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著,我這個遠行千裡的人終於廻到了家。 我的妻子和孩子們驚訝我還活著,驚魂未定之際,他們擦拭著淚水。 在這亂世中,我遭受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能夠活著廻來實在是偶然。 鄰居們擠滿了牆頭,他們也感歎不已,有的還抽泣歎息。 夜深了,我們點著蠟燭相對而坐,倣彿這一切都像是在夢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戰亂中歷經艱辛後終於歸家的情景。詩中,“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以壯麗的自然景象開篇,烘托出詩人歸途的艱辛與不易。後文通過家人和鄰人的反應,深刻表現了戰亂給普通人帶來的苦難和詩人內心的感慨。最後兩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則以溫馨而略帶夢幻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杜甫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卓越的詩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