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惆悵重陽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戰地,江海十年人。 嘆老堪衰柳,傷秋對白蘋。 孤樓聞夕磬,塘路向城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惆悵(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和悲傷。
  • 蒹葭(jiān jiā):指蘆葦,常用來象征離別和思唸。
  • 百戰地:經歷了多次戰爭的地方。
  • 江海十年人:指在江海之間漂泊了十年的人。
  • 歎老:感歎衰老。
  • :忍受,承受。
  • 衰柳:凋零的柳樹,常用來象征衰老或離別。
  • 傷鞦:因鞦天而感到悲傷。
  • 白蘋(bái pín):一種水生植物,這裡可能指鞦天凋零的景象。
  • 孤樓:孤獨的樓閣。
  • 夕磬(xī qìng):傍晚時分的鍾聲。
  • 塘路:池塘邊的小路。
  • 城闉(chéng yīn):城門,這裡指城市的邊緣。

繙譯

在重陽節這天感到無比惆悵,空曠的山中野菊剛剛開放。 這片土地經歷了無數戰爭,我這個江海漂泊者已十年。 看著衰老的柳樹不禁歎息,麪對鞦天的白蘋感到傷感。 在孤獨的樓閣中聽到傍晚的鍾聲,沿著池塘邊的小路走曏城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的孤獨與哀愁,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詩中“惆悵重陽日”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而“空山野菊新”則通過自然景象的對比,加深了這種孤獨感。後文通過對“蒹葭百戰地”和“江海十年人”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戰爭和漂泊生活的無奈與哀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李嘉祐的詩歌才華和對人生深刻的感悟。

李嘉祐

唐趙州人。字從一。擢進士第。授祕書正字。坐事謫鄱江令,調江陰,入爲中颱郎。又出爲台州刺史,復爲袁州刺史。爲詩麗婉,有齊樑風。有詩集一卷。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