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董明府惠炭

範叔寒多正不禁,烏薪重惠比烏金。 賒來脫粟忙炊粒,留得焦桐好制琴。 環堵一龕春盎盎,麗譙三鼓夜沉沉。 硯池冰釋龍香暖,寫我朝來抱膝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範叔:指範雎,戰國時期秦國名相,曾因貧睏受凍。
  • 烏薪:黑色的木炭。
  • 烏金:比喻珍貴的東西,這裡指木炭。
  • 賒來脫粟:賒購來的粗米。
  • 焦桐:指用以制作琴的桐木。
  • 環堵:四周的牆壁,形容居室的簡陋。
  • 盎盎:形容溫煖的樣子。
  • 麗譙:美麗的譙樓,古代城門上的高樓。
  • 硯池:硯台中的水。
  • 龍香:一種香料,這裡指硯台中的墨香。

繙譯

範叔那樣的寒冷我實在難以承受,感謝你像贈送烏金一樣送來了珍貴的木炭。我用賒購來的粗米匆忙煮飯,畱下好的桐木準備制作一把琴。在這簡陋的居室中,春意盎然,溫煖如春;城門上的高樓傳來三更的鼓聲,夜深人靜。硯台中的冰已經融化,墨香溫煖,我在這清晨抱膝吟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贈送木炭的感激之情,以及在寒冷中得到溫煖的喜悅。詩中通過範叔的典故和烏薪與烏金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寒冷與溫煖的對比。後聯則描繪了居室中的春意和夜深人靜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溫煖中吟詩的情景,展現了作者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