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君猷

· 盧琦
久客桃源若避秦,孫郎一見卻情親。 詩才直欲空餘子,書法猶能學古人。 黃瘴秋深雲似墨,綠波夜靜月如銀。 元戎麾下應相問,爲道年來白髮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地方,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避秦:逃避秦朝的暴政,這裏比喻逃避亂世。
  • 孫郎:指孫君猷,詩中的主人公。
  • 餘子:指其他人,這裏表示孫君猷的詩才超越了其他人。
  • 黃瘴:指黃色的瘴氣,一種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有毒氣體。
  • 綠波:綠色的水面,通常指平靜的湖面或河面。
  • 元戎:指軍隊的主帥。

翻譯

長久以來,我就像桃源中的避秦人,孫郎一見面便感到親切。他的詩才簡直超越了所有其他人,書法也彷彿能學到古人的精髓。黃色的瘴氣在秋深時如墨般濃重,而夜裏的綠波靜謐,月光如銀般皎潔。在元帥的麾下,應該會有人問起我,請告訴他們,我今年的白髮又增添了不少。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孫君猷的讚賞和深厚的友情。詩中,「桃源」和「避秦」象徵着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通過對比「黃瘴」與「綠波」,詩人描繪了惡劣與美好的對比,突出了孫君猷的非凡才華和人格魅力。結尾處的「白髮新」則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