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萬謙甫歸銘山

· 盧琦
每向銘山山下過,還來此地卻逢君。 少年從吏身何忝,平日吟詩興不羣。 十月虎林天欲雪,一舟漁浦水連雲。 自憐客況無聊賴,耳畔蛙聲不忍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銘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tiǎn):羞愧,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夠格。
  • 虎林:地名,可能指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虎跑山。
  • 漁浦:地名,可能指靠近水邊的地方。
  • 無聊賴:無聊,無所依靠。
  • 蛙聲:蛙鳴聲,常用來形容鄉村或夜晚的寧靜。

翻譯

每次經過銘山山下,總會在此地與你重逢。 年少時作爲小吏,我自感羞愧,平日裏吟詩作賦,卻別有一番情趣。 十月裏,虎林的天空似乎即將飄雪,一葉扁舟停泊在漁浦,水面與雲天相連。 我自憐客居他鄉,感到無比無聊,耳邊蛙鳴聲聲,卻讓人不忍聽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及客居他鄉的孤寂。詩中,「銘山」與「逢君」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與友人重逢的喜悅。後句通過「少年從吏身何忝」的自謙,展現了詩人的謙遜與對過往的反思。而「十月虎林天欲雪」則描繪了深秋的蕭瑟景象,與「一舟漁浦水連雲」共同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結尾的「自憐客況無聊賴,耳畔蛙聲不忍聞」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客居他鄉的孤獨與無奈,蛙聲更增添了詩中的哀愁氛圍。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