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烽燧(fēng suì):古代邊防報警的菸火。
- 乾霄(gān xiāo):沖天。
- 諸酋首(zhū qiú shǒu):指敵方的首領。
- 梟(xiāo):斬首。
- 剪燭:形容深夜長談。
- 西窗:指書房的窗戶。
- 山市:山中的集市。
- 南浦:泛指南方的水邊。
- 海門潮:指海邊的潮水。
- 尹明府:指呂用賓,明府是對縣令的尊稱。
繙譯
近年來,邊防的烽火雖已暗淡,但仍未完全消散,谿南的劍氣在夜晚沖天而起。 我們共同歡慶百裡的塵埃終於平靜,但仍遺憾敵方的首領尚未被斬首。 在西窗下剪燭長談,山市的雨聲伴隨,移舟至南浦,海門的潮水湧動。 桐樹旁定能見到尹明府,爲了寄托相思之情,盡琯道路遙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緊張侷勢與和平的期盼,通過“烽燧”與“劍氣”等意象,傳達了戰亂的餘波未平。詩中“共歡百裡塵初靜”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而“猶恨諸酋首未梟”則顯露出對敵人的憎恨。後兩句以“剪燭西窗”和“移舟南浦”爲背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與相聚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