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八首
時秋救邊急,喧呼聞點兵。荒城接沙漠,羣馬盡嘶鳴。
荷戟者誰子?贏糧將遠征。借問何所之?天驕窺漢城。
西奔丁零塞,北走單于庭。窮冬冰雪交,殊方不可行。
骨肉兩決絕,悲極哭無聲。怯卒當勁虜,投魚飫長鯨。
已分沙場死,暴骨無完形。驅車舍之去,不忍聽此聲。
聖人御宇內,早使太階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荷戟:扛着戟。荷(hè),扛。
- 贏糧:攜帶糧食。贏,攜帶。
- 天驕:指匈奴,古代稱其爲「天之驕子」。
- 丁零:古代北方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國一帶。
- 單于庭:匈奴君主的居所。
- 殊方:異域,指邊遠地區。
- 怯卒:膽怯的士兵。
- 勁虜:強敵。
- 投魚飫長鯨:比喻將弱小的士兵送入強大的敵人之口。
- 分:料想,預料。
- 御宇內:統治天下。
- 太階平:指天下太平。太階,古代星名,比喻國家政權。
翻譯
時值秋季,邊疆緊急,喧鬧中傳來點兵的聲音。荒涼的城池緊鄰沙漠,羣馬嘶鳴聲此起彼伏。 扛着戟的是誰家的孩子?他們攜帶糧食,即將遠征。詢問他們要去哪裏?原來是匈奴窺視漢朝的城池。 他們向西奔向丁零的邊塞,向北前往匈奴的單于庭。嚴冬時節,冰雪交加,邊遠之地難以行走。 與骨肉親人決絕,悲傷至極,哭泣無聲。膽怯的士兵面對強大的敵人,如同將魚投入長鯨之口。 他們已經預料到會在沙場上死去,屍骨無存。我驅車離開,不忍再聽這悲慘的聲音。 聖明的君主統治天下,早已使天下太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的悲慘命運。通過荒城、沙漠、嘶鳴的羣馬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緊張的氛圍。詩中「荷戟者誰子?贏糧將遠征」等句,生動地表現了士兵們的無奈和悲壯。而「怯卒當勁虜,投魚飫長鯨」則深刻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們的絕望。最後,詩人通過對聖明君主的期盼,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戰爭的控訴和對和平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