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廬山
向聞廬山名,未一見顏色。
宦遊過江州,始領崔嵬壁。
九疊插天青,五老生雲白。
中有飛流泉,直下三千尺。
下瞰鄱陽湖,湖波渺無極。
鷗鷺點點輕,雁鶩飛飛疾。
分帆南北間,浩渺殊傾仄。
羨羨同舟公,濟濟天上客。
眷言欲往遊,仕途阻程隔。
瞻言發清詠,峯雲漫漫白。
緬懷遠公林,矯首陶令宅。
願茲一覽觀,於以慰疇昔。
復得誅束茅,結屋依泉石。
去去卒未能,吟望三嘆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宦遊:因做官而遊歷。
- 崔嵬:形容山勢高聳。
- 五老:指廬山五老峯。
- 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
- 浩渺:形容水面遼闊無邊。
- 傾仄:傾斜不平。
- 眷言:眷戀地言說。
- 疇昔:往昔,從前。
- 誅束茅:割取茅草。
- 結屋:建造房屋。
翻譯
我早就聽聞廬山的名聲,卻從未親眼見過它的風采。因做官而遊歷到江州,終於得以一睹廬山那高聳入雲的峭壁。廬山九峯直插青天,五老峯上雲霧繚繞。山中飛流直下的泉水,據說有三千尺之高。向下俯瞰鄱陽湖,湖水遼闊無邊。湖面上鷗鷺輕盈地點點飛過,雁鶩飛翔迅速。南北之間的船帆在浩渺的湖面上顯得傾斜不平。我羨慕同舟的官員們,他們如同天上的貴客。我眷戀地想要去遊覽,但因仕途的阻礙而無法成行。我只能望着廬山的雲峯,發出清新的詠歎。我懷念遠公的林間,擡頭仰望陶令的宅邸。希望能有機會一覽廬山的美景,以此慰藉我往昔的嚮往。我還想割取茅草,在依傍泉石的地方建造房屋。但這些願望都未能實現,我只能吟詠着,望着廬山三度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的嚮往和未能親臨其境的遺憾。詩中,作者通過描繪廬山的壯麗景色和鄱陽湖的遼闊,展現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渴望。同時,通過對同舟官員的羨慕和對遠公林、陶令宅的懷念,表達了自己對仕途的無奈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