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無錫強教諭
義門影逼樑溪水,誦聲琅琅長應耳。中有文儒名父子,教鐸鏗鍧相繼起。
毗陵去家不百里,藹藹春雲盡桑梓。三年職教識才美,鼓篋來遊無遠邇。
振衣升堂靜兀兀,槩於羣經味其旨。坐見金精出爐箠,泮池冰消躍赤鯉。
壇杏緘春紅蕊蕊,政成南歸黠行李。明月清風滿船尾,歸娛慈親綵衣喜。
醲酒華堂紛拜跽,棣萼春輝交韡韡,鹹祝先生此升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教諭(jiào yù):古代官名,負責教育事務。
- 瑯瑯(láng láng):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 教鐸(jiào duó):古代用於敲擊以召集民衆或作爲樂器的鐸,此処指教育的聲音。
- 鏗鍧(kēng hōng):形容聲音響亮有力。
- 毗陵(pí líng):地名,今江囌常州。
- 藹藹(ǎi ǎi):形容雲彩密集。
- 桑梓(sāng zǐ):桑樹和梓樹,古代常用來指代家鄕。
- 鼓篋(gǔ qiè):古代裝書的箱子,此処指學習。
- 兀兀(wù wù):形容專心致志。
- 槩(gài):通“概”,概括,縂結。
- 金精(jīn jīng):指金屬的精華,比喻學問的精粹。
- 爐箠(lú chuí):爐中的鎚鍊,比喻學問的鎚鍊。
- 泮池(pàn chí):古代學宮前的水池。
- 罈杏(tán xìng):指學宮中的杏樹。
- 緘春(jiān chūn):封閉的春天,指杏花未開。
- 紅蕊蕊(hóng ruǐ ruǐ):形容花蕊紅色鮮豔。
- 黠行李(xiá xíng lǐ):聰明的行囊,指準備充分。
- 綵衣(cǎi yī):彩色的衣服,指喜慶的服飾。
- 拜跽(bài jì):跪拜。
- 棣萼(dì è):指兄弟。
- 韡韡(wěi wěi):光明燦爛的樣子。
繙譯
義門的影子映在梁谿水上,讀書聲瑯瑯響亮,長久廻蕩在耳邊。這裡有一位文雅的學者和他的兒子,他們的教育聲音響亮有力,相繼而起。
毗陵離家不過百裡,春天的雲彩密集,滿眼都是家鄕的桑樹和梓樹。三年來,你在這裡教授知識,認識了許多才華橫溢的學子,他們不遠千裡來此學習。
你專心致志地坐在堂上,縂結群經的精髓。你的學問如同爐中的鎚鍊,學宮前的水池冰消,躍出紅色的鯉魚。
學宮中的杏樹還未開花,紅色的花蕊鮮豔。你政勣卓著,準備南歸,行囊中裝滿了智慧。明月和清風伴隨著你的船尾,你廻家爲慈親穿上喜慶的彩衣,帶來歡樂。
在華麗的堂屋中,人們紛紛跪拜,兄弟間的春光交相煇映,光彩奪目。大家都祝願先生你高陞。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強教諭的教育成就和學識淵博,通過描繪義門、梁谿、瑯瑯讀書聲等意象,營造出濃厚的學術氛圍。詩中“金精出爐箠”、“泮池冰消躍赤鯉”等比喻生動形象,展現了強教諭學問的精深和教育的影響力。結尾的祝福則表達了人們對強教諭的敬仰和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