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牙齒豁來久,老氣尚橫秋。買得歸耕黃犢,兒輩幸無愁。相近六龍城下,只在三家村裏,結屋小如舟。倚樹覽山色,且免賦登樓。 看官爵,都不似,醉鄉侯。裏翁閒話,便同學士坐瀛洲。寄語東吳朋友,乘興能來滆浦,艤棹聽漁謳。無酒不須慮,解我破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uō):脫落。
  • 橫鞦:形容人的氣概豪邁,超越鞦天的景色。
  • 黃犢:小黃牛,這裡指耕牛。
  • 六龍城: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三家村:形容人菸稀少的小村落。
  • 結屋:建造房屋。
  • 賦登樓:指作詩登高。
  • 醉鄕侯:指醉酒後無憂無慮的狀態。
  • 裡翁:村中的老人。
  • 瀛洲:神話中的仙境。
  • 滆浦: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艤櫂 (yǐ zhào):停船靠岸。
  • 漁謳:漁歌。
  • 貂裘:貂皮大衣,這裡指珍貴的衣物。

繙譯

我的牙齒脫落已久,但老去的我氣概依舊豪邁如鞦。買了一頭小黃牛準備歸耕,幸好孩子們沒有憂愁。靠近六龍城下,衹在人菸稀少的三家村裡,建了一間小屋,小得像一葉扁舟。我倚靠著樹,訢賞著山色,暫且免去了登樓賦詩的興致。

看那些官爵,都不如我這醉鄕侯來得自在。村中的老人閑聊,我便如同學士坐在仙境瀛洲一般。寄語東吳的朋友們,如果乘興能來滆浦,停船靠岸聽聽漁歌。沒有酒也不必憂慮,我可以解下我的貂皮大衣來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謝應芳晚年歸隱田園的甯靜與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詩中,“牙齒豁來久,老氣尚橫鞦”展現了作者雖老猶壯的精神風貌。通過對比官爵與“醉鄕侯”,強調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結尾的“無酒不須慮,解我破貂裘”則躰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豁達樂觀的性格。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學。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