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淵明擬古九首
圭玷猶足磨,甑墮不可完。
素行有一失,誠負頭上冠。
孔門諸弟子,賢者是曾顏。
超然季孟中,窮達了不關。
我嘗慕其人,相從叩兩端。
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彈。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鸞。
寸心固雲苦,中有千歲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圭玷(guī diàn):古代玉器上的瑕疵。
- 甑墮(zèng duò):古代炊具,這裏比喻事物的破敗。
- 素行:平時的行爲。
- 季孟:指春秋時期的季孫氏和孟孫氏,這裏泛指貴族。
- 咄咄(duō duō):表示驚詫或無可奈何的聲音。
- 孤鸞:孤獨的鳳凰,比喻孤獨無偶。
翻譯
玉器上的瑕疵尚可磨去,但破敗的炊具卻無法修復。 如果平時的行爲有所失誤,實在對不起頭頂的冠冕。 孔子的弟子中,賢者如曾參和顏回。 他們超然於季孫氏和孟孫氏之上,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無動於衷。 我曾仰慕他們的人格,追隨他們探討問題的兩端。 但形影相隨卻難以觸及,只能無奈地空自彈指。 我將琴放在膝上,以此彈奏孤獨的鳳凰之曲。 雖然內心苦楚,卻蘊含着千年的寒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玉器與炊具的修復難度,隱喻人的行爲一旦失誤便難以挽回。詩中讚頌了孔子弟子曾參和顏回的賢德,他們超脫於世俗的貧富,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後文表達了詩人對這些賢者的仰慕,以及自身追求高尚卻難以企及的無奈。最後,以彈琴抒發內心的孤寂與苦楚,展現了深沉的情感與對高尚品質的執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