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深隱

· 盧琦
千章松下一茅廬,見說徵君舊隱居。 苔徑不逢時貴馬,花欄長揖故人車。 風清竹屋聞幽鳥,雨綠荷盆出稚魚。 咫尺三山雲水隔,不圖學劍學兵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千章:形容樹木茂盛。
  • 徵君:古代對隱士的尊稱。
  • 苔徑:長滿青苔的小路。
  • 時貴馬:指當時顯貴人物的馬。
  • 花欄:花壇的欄杆。
  • 長揖:古代的一種禮節,深深地鞠躬。
  • 幽鳥:指隱居處所的鳥。
  • 荷盆:荷花盆,指荷花盛開的池塘。
  • 稚魚:小魚。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三山:神話中的仙山,這裏指遙遠的理想之地。
  • 學劍學兵書:學習武藝和兵法。

翻譯

在茂密的松樹下有一間茅草屋,聽說這是古代隱士的舊居。 長滿青苔的小路上沒有顯貴人物的馬蹄聲,花壇的欄杆旁深深鞠躬迎接故人的車駕。 清風中竹屋裏傳來隱居處鳥兒的鳴叫,荷花盛開的池塘裏小魚在雨後歡快地遊動。 雖然距離神話中的仙山只有咫尺之遙,但云水相隔,我不再圖謀學習武藝和兵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士的居所及其生活狀態,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境界。詩中「千章松下」、「苔徑不逢時貴馬」等句,既表現了隱士居所的幽靜,也暗示了隱士對權貴的疏離。後兩句「咫尺三山雲水隔,不圖學劍學兵書」則表達了隱士對現實的超脫和對武力權謀的放棄,體現了隱士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