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姑蘇臺

· 盧琦
有客攜詩此遠遊,欄干倒影沒寒流。 千年歌舞渾如夢,九日登臨總是愁。 故國黃花應未晚,孤城殘柳不禁秋。 蓴鱸倘遂南歸興,笑向橋邊問釣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蘇臺: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是古代蘇州的著名景點。
  • 九日:指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 黃花:指菊花,重陽節時常用來象徵節日。
  • 蓴鱸:蓴菜和鱸魚,兩者都是江南水鄉的特產,常用來象徵江南的美味。
  • 南歸興:指南歸的興趣或願望。

翻譯

有客人帶着詩篇遠遊至此,站在欄杆邊,看到倒影沉沒在寒冷的江水中。 千年的歌舞繁華如同一場夢,每逢重陽節登高,心中總是充滿憂愁。 故鄉的菊花應該還未凋謝,孤城中的柳樹卻已禁不住秋天的涼意。 如果能夠實現南歸的願望,我會在橋邊笑着詢問釣魚的小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姑蘇臺時的深情。詩中,「千年歌舞渾如夢」一句,既表達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念,也透露出對現實變遷的感慨。重陽節的登高,本應是賞菊的好時節,但詩人卻感到「總是愁」,這反映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對南歸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現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