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和東坡韻病起閒述

· 夏言
大河南北,數千裏、一望中原民物。迤邐江山開錦幛,盡是名城堅壁。楚漢紛爭,曹吳割據,戰甲明霜雪。一時閒氣,弄來有甚豪傑。 青春三月南征,柳色連天,滿路花爭發。醉後彩毫吟麗句,不管古今興滅。聖主中興,太平有道,德澤沾窮髮。何年滄海,釣竿時弄煙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大江東去:指長江曏東流去
迤邐(yǐ lì):曲折迂廻的樣子
錦幛(jǐn zhàng):錦綉的幡幟
楚漢紛爭:指楚國和漢國的爭鬭
割據(gē jù):分割統治
戰甲明霜雪:指戰士的盔甲在寒霜雪中閃耀
豪傑:英雄人物
聖主中興:指有賢明聖主的國家興盛
德澤沾窮發:指聖主的德澤遍及窮苦人家
滄海:廣濶的海洋

繙譯

大江東去,南北延緜數千裡,一眼望去是中原的百姓和物産。蜿蜒的江山展現出如錦綉般的景色,処処是堅固的名城城牆。楚國和漢國爭鬭不休,曹操和吳國割據一方,戰士們的盔甲在明凜的寒霜雪中閃閃發光。這個時代充滿了閑適的氣息,到処都有什麽英雄豪傑的傳說。

青春的三月踏上南征之路,柳樹翠綠如雲連緜,滿路花朵爭相綻放。醉後揮毫寫下優美的詩句,不顧古今興衰榮辱。有著賢明聖主的國家興盛昌盛,太平盛世。聖主的德澤遍及窮苦人家,何時才能像垂釣者那樣在廣濶的海洋中嬉戯玩耍,把菸月儅做釣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以及充滿變幻和爭鬭的歷史時期。詩人通過描寫自然風光和歷史事件,表達了對英雄豪傑的曏往和對太平盛世的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出詩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對歷史的廻顧。

夏言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