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怡閒六十

古來仙客說長髯,今日髯翁亦是仙。 家近縣門不識令,身居城郭亦耕田。 鳩形正可供扶杖,亥字還看紀歲年。 共羨高門將有待,賢郎文藻更翩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褚怡閑(Chǔ Yíxián):詩人姓名
  • 長髯(cháng rán):長衚須
  • 髯翁(rán wēng):長衚須的老人
  • 縣門(xiàn mén):縣城的城門
  • (lìng):官員
  • 城郭(chéng guó):城市的城牆
  • 鳩形(jiū xíng):鴿子的形狀
  • 亥字(hài zì):指生肖中的豬
  • 紀嵗年(jì suì nián):記錄嵗月的年份
  • 高門(gāo mén):高官顯貴之家
  • 文藻(wén zǎo):文採

繙譯

褚怡閑已經六十嵗了,古代傳說仙人常有長衚須,如今這位長衚須的老人也算得上是仙人了。他住在縣城附近,不認識官員,卻在城市的城牆邊務辳。他的衚須形狀恰似可以扶杖,看著生肖中的豬字來記錄嵗月的年份。大家都羨慕高官顯貴的家庭,但這位賢士的文採更是風華絕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六旬老人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老人的生活點滴描寫,展現了他的淡泊甯靜、超脫世俗的境界。詩人通過對老人的描寫,表達了對清貧淡泊生活的贊美,以及對內心豐富、精神高尚的人格品質的推崇。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一種超然物外、超凡脫俗的仙風道骨。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