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

精衛精衛,朝銜西山木,暮銜西山石,去填東海頭。 東海常年流,吁嗟,東海之流有時盡,只恐西山一日化爲海水何時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精衛: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相傳它每天都會飛到西山上去啄木頭,再飛到東海邊去啄石頭,想要填平東海。
  • :早上。
  • :傍晚。
  • :填平。
  • 東海:中國東部的一個海域。
  • 訏嗟:歎息。

繙譯

精衛啊精衛,早晨啄西山上的木頭,傍晚啄西山下的石頭,想要填平東海。 東海水流不斷,唉,東海的水有時候會退盡,衹是擔心西山終有一天會被海水淹沒。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精衛填海的傳說,表達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無法改變的命運的無奈。精衛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鳥,它象征著人類對抗自然力量的渺小和無力。詩中通過精細的描寫,展現了東海的浩瀚和西山的巍峨,以及精衛孜孜不倦的努力填海的形象,表達了人類對於挑戰命運的執著和無奈。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反映了古代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