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迷渡

江鄉渺不極,風雨況迷津。 自愛尋山徑,何妨問野人。 潮回愁欲暮,草溼想餘春。 敢有飄零色,浮雲客裏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渺不極(miǎo bù jí):形容茫茫無際。
  • 津(jīn):水邊可渡河的地方。
  • 野人:指隱居在山野中的人。

繙譯

在江邊迷失了方曏, 風雨交加,渡口難尋。 我喜歡尋找山間小逕,又何妨曏野人打聽。 潮水漲起,愁緒隨著黃昏而來, 草地潮溼,卻讓我懷唸春天的餘暉。 敢問,是否有一種漂泊的心情, 如同浮雲一般,身在客人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邊迷失方曏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風雨、山逕、野人、潮水等,通過這些意象展現了詩人心境的變化。詩人在迷失中尋找出路,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又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啓迪。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