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哀詩徐冢宰石麟

忠襄老成人,夙昔抱明哲。 秉釣右天子,貞簡懋嘉節。 滄海副車空,平陵鼓聲絕。 五朝有遺則,景光亙千葉。 遺恨楚社虧,秦仇竟未雪。 高山流清音,一往風益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徐冢(zhǒng):指徐州的墳墓。
  • (zǎi):指宰相,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在的總理。
  • 石麟(lín):指石虎,字麟,南朝宋時期的名臣。
  • 貞簡(zhēn jiǎn):忠誠簡樸。
  • (mào):美好。
  • 嘉節(jiā jié):美好的品德。
  • 滄海(cāng hǎi):廣闊的海洋。
  • 副車(fù chē):指輔佐君主。
  • 平陵(píng líng):指平陵,即南京的古名。
  • 五朝(wǔ cháo):指五代,五代包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 景光(jǐng guāng):美好的光景。
  • (gèn):延續。
  • 遺恨(yí hèn):留下的遺憾。
  • 楚社(chǔ shè):指楚國的社稷,即祭祀之地。
  • 秦仇(qín chóu):指對秦國的仇恨。
  • 高山流清音:指高山上傳來清脆悅耳的聲音。

翻譯

忠誠老成的人,從年輕時就懷抱着明智的理念。 擔任宰相輔佐天子,一直保持着忠誠樸素的品性。 廣闊的海洋中,輔佐君主的身影已經消失,平陵的鼓聲也漸漸消失。 歷經五代,留下了美好的遺產,美好的景象延續千年。 留下的遺憾是楚國的祭祀地有所缺失,對秦國的仇恨也未能消除。 高山上傳來清脆悅耳的聲音,一直向前,風越發猛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名臣石麟的一生,表現了他忠誠老成,忠貞不渝的品性。通過對他一生的經歷和遺產的描述,展現了他留下的美好印記和遺憾,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個人的堅持。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臣石麟的敬意和對歷史的思考。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爲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蕩灣村華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