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松年溪閣納涼小景

· 徐熥
誰家亭館臨溪渚,四面蒼崖夾平楚。 樹色溪聲白晝寒,行天赤日無炎暑。 賓主相看禮數忘,筆牀茗椀對壚香。 圖中清福難消受,願借虛亭半日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溪渚(xī zhǔ):溪流中的小洲。
  • 平楚:指從高處遠望,齊平的樹梢,這裏指平坦的地面。
  • 茗椀(míng wǎn):茶碗,用來盛茶的器具。
  • 壚香:爐中燃燒的香料。

翻譯

誰的亭臺臨近溪流中的小洲,四周是蒼翠的山崖,中間夾着平坦的地面。 樹色與溪聲在白晝中帶來寒意,即使天空中有烈日,這裏也沒有炎熱的暑氣。 賓主相見,忘記了禮節,只是對着筆架和茶碗,旁邊是爐中燃燒的香料。 畫中的清福難以消受,只願借這虛幻的亭子享受半日的涼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夏日溪閣納涼的靜謐景象。通過「溪渚」、「蒼崖」、「平楚」等自然元素的描繪,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清涼宜人的空間。詩中「樹色溪聲白晝寒」一句,巧妙地將視覺與聽覺結合,傳達出夏日中的涼意。後兩句則通過賓主相忘禮數,筆牀茗椀對壚香的場景,表達了在此清涼之地,人們可以放下世俗的繁瑣,享受片刻的寧靜與自在。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清涼之地的嚮往與享受。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